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社會實踐

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

 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,是指大學有能力透過社會實踐來進行理念與價值的建構與傳播,也就是社會創新概念的形塑與傳遞過程,而社會創新概念不僅包含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發展,更是世界公民理念的在地化實踐。

  從社會創新的角度來看,社會實踐是社會影響力理念的形成與推廣,也是高等教育社會實踐的意涵。大學教育強調學生要能夠將價值透過學習於心中內化,而社會實踐就是透過一些手段或方法,將自身所感受到的價值向外在社群傳達的最好方式。 

  社會實踐課程並非服務學習,因為服務學習指的是一種單純助人的良善理念展現,而社會實踐則是一種能展現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過程,因此參與同學必須要能夠提出一套論述來陳述自身社會實踐的理念、過程與反思,因此是一種社會創新論述的建構與傳播過程。經此反覆思考學習與實踐過程,有助於深刻理解環境永續、文化永續與社會永續的重要性,能培養出從容應對之態度、信心、與能力。這就是建立韌性社會必須具備之核心素養。

  為了確認自身所提的社會實踐計畫是否符合基本要求,同學可以依據「專業社會介入」、「公民意識培育」、「大學社會責任」、「真實問題解決」、「多元跨界創新」等五項指標來進行評估,此五項指標也將會成為後續評估是否達成修課成效的基本效標。


課程說明

※本課程無須至選課系統線上選課或授權碼加選。

這個領域只有1門課程:課程代碼TC1010的「社會實踐」,1學分。這表示在學期間,你不會重複修第二次。

如果你有「校外實習」(包含「專業成長實習」、「海外實習」)的學分,這個領域可以免修
當然,如果你有「校外實習」學分,但還想再進行「社會實踐」,也是可以的。

這門課的特殊之處,就是可以自主規劃「社會實踐」的內容。在畢業所需要的一百多個學分中,有1個學分可以由自己來設計、完成,而且就一次機會
也因此,這1學分不必急於一時,你可以在設想好之後,找最適當的時間來執行。執行時間的安排,請務必跟你的指導老師商量。


推薦方向

「計畫書」所提出的實作主題、實作內容,是最重要的審核項目。那麼,你可以從哪裡找到實作內容呢?以下提供5個方向:

  1. 具社會實踐意義之校內單位或教師所提供的實作
  2. 具社會實踐意義之校外團隊所提供的實作
  3. 具社會實踐意義的校內或校外社團活動
  4. 具社會實踐意義的校內或校外公益服務
  5. 具技能學習與社會實踐意義的校外活動

※是否具備社會實踐意義,同學可以參考五項評估指標來檢視。

優先通過

  •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(USR)
  • 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計畫
  • 偏鄉服務
  • 志工義工
  • 其他符合社會實踐意義之實作、活動

不易通過

  • 服務成長學習:校內各處室、系所、圖書館工讀等
  • 校內各系所助教、伴讀員等
  • 校內各處室、系所課程或實驗室助理性質工作
  • 將申請校外實習之內容提送申請
  • 系上迎新、研討會接待工作
  • 其他不具社會實踐意義者

修課程序

寫計畫,送審核。找老師,再實作。重體驗,學用合。

109學年度起,社會實踐課程系統 (👈請點擊進入)上線,課程各階段的送審、查詢、結案等都在系統內進行。

(帳號/密碼與學生資訊系統相同)